4月3日至5月上旬,學校舉行了首屆“知行合一,立德樹人”之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賽,來自12個二級教學黨組織的27名專任教師和2個專業課題團隊進入決賽角逐。本次決賽采取視頻錄制、線上評選的形式進行,本次線上評選不僅邀請了來自省內、校內多名專家評委參與評分,還利用線上的優勢廣泛發動了全校100多名教師代表和200多名學生代表參與評分,最終選出19門優秀課程獲得獎次,其中來自文學與傳媒學院的王芹老師獲得一等獎和網絡人氣獎。


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,“以賽促學,以賽促研,科教融合與課程思政雙軌并行”是王芹老師一直信奉的理念。王芹老師表示,科教融合是當今大學辦學的核心理念;科教融合的本質就是在科研-教學-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創新、傳授、傳播和傳承。“科教融合與課程思政雙軌并行”的核心就是以學生成長和發展為中心,以成果為導向,將三果式(知識之果、技能之果、育人之果)的教學目標貫穿課程教學全過程,引導學生德學兼修,創新知、出成果。

現在全國都在探索課程思政教育,今年教育部也印發《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》,給全國的課程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,那么如何做到以學生成長和發展為中心,如何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過程中?王芹老師說道:“我會研究自己的課程思政教學特色,我的觀點是課程思政元素不僅僅以故事思維的方式融入課程知識點,而且能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(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、教學成果積累、課程考核機制、育人目標體系化等)。我在課程開始之前一般會針對授課對象的學情和學習基礎展開調研,并做好教學設計,認真設計了‘五學式’教學設計思路,就是‘課前導學,課中互學+助學,課后促學,課后思學’,并有機融入課程思政元素,將思政元素由點及面,全面覆蓋課程思政教學全過程。”


當問及參賽經驗時,王芹老師說,“我們專任教師參加教學設計大賽一般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,從課程思政、教學設計、教學特色、學情及內容分析、教學語言組織、教學資源、教學方法、教學內容、教學策略、教學過程、教學反思等方面都要做足功課,平時我會經常看優學院的講座直播,了解全國范圍內課程思政的優秀案例,也會關注當今教研前沿動態和研讀最新的教學理論,比如浙江大學盛群力教授的教學設計‘6+1’程序就讓我受益匪淺,我也會及時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做好筆記,結合自己的課程內容去構思如何做好教學設計。”
當談到課程思政方面的經驗時,王芹老師回答到,“課程思政不僅僅是一門科學,也是一門藝術。我會在備課前及時留意時事政治信息,平時注意加強自己的思政學習,在課程開展之前,我會及時把握學生思想動態,從學生所思所想、社會熱點、國際國內形勢、現實問題、專業問題等導入思政內容,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。我們作為教師,對自己上的每一門課都需要精雕細琢,做細做實,重視將已有的素材與即興式的素材結合,‘天邊’的案例與‘身邊’的故事并舉,趣味性與時效性并重,視頻、圖片、文字、講授多種教學方法滲透,課程思政探索任重而道遠。”
教師是火種,點燃學生的心靈之火;教師是石級,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向上攀登,莞工的老師們在不斷探索課程思政的育人之路,引導學生“立德”“成才”“修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