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滘4家涉VOCs企業超標排放被立案查處,厚街145家涉VOCs企業完成整治銷號,中堂一家水泥廠變身濱河公園……這是東莞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、持續推進藍天保衛戰工作的縮影。正因如此,市民常見藍天白云,“東莞藍”持續刷屏朋友圈。
PM2.5,23微克/立方米;空氣質量達標率,91.0%; 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率,22.4%……12月21日,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20年1-11月空氣環境質量狀況,東莞藍天保衛戰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。東莞空氣質量持續向好改善的背后,關鍵在于做好“加減法”,從源頭原材料減少揮發性氣體、減少污染物排放、減少偷排亂排;增加幫扶措施、增加整改力度、增強執法本領,構建大氣污染防治“綠色屏障”。
嚴排放,對臭氧污染做“減法”
東莞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后,針對影響空氣質量的六項主要污染物,有的放矢。經過多年治理,當前拖累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就是臭氧和PM2.5,每年九成以上的污染天氣,都是臭氧惹的禍。
為進一步推進改善環境空氣質量,控制夏秋季臭氧污染風險,提高中心城區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,東莞多管齊下。
在源頭上,圍繞原材料做足文章。在家具、汽修等行業,推廣使用水性油漆,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。對VOCs企業實施銷號式整治策略,“一企一策”推進綜合整治方案。
東莞三星視界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三星視界”)是廣東省VOCs重點監管單位。為了減少VOCs排放,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和專家組一起走進企業車間,幫助企業選擇合適的廢氣處理設備。使用新設備后,三星視界的廢氣處理效率提升到93%左右,有效降低VOCs排放濃度。
一大批企業推廣使用環保材料、配置廢氣收集處理設施。使用新設備后,企業廢氣及危險廢棄物大幅度下降。
除了VOCs(揮發性有機物),氮氧化物也是生成臭氧的重要前體物,而機動車是氮氧化物的重要來源。市生態環境局還聯合交通運輸、市場監管等部門,加強對汽車噴涂廢氣收集和治理設施的監督檢查,禁止露天噴涂及露天焚燒行為;在城市建成區劃定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禁止使用區,對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摸底調查;把揮發性有機物(VOCs)和氮氧化物(NOX)作為重點控制對象,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車輛嚴禁注冊登記,從源頭削減臭氧污染。
通過優化產業、能源、交通運輸三大結構,汽油車、柴油車污染得到有效控制,全市公交系統全面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車輛。目前,東莞已淘汰國Ⅲ及以下柴油車10837輛,公交車100%純電動化,提前一年實現廣東省“藍天保衛戰”相關工作目標。
抑揚塵,做足揚塵污染“減法”
“PM2.5,20微克/立方米。”大嶺山上成花園建筑工地入口,揚塵在線監控系統全天候運行,實時顯示各項監測指標,PM2.5濃度觸及臨界值,噴淋設施就自動開啟。
市大氣辦有關負責人介紹,東莞5萬平方米以上的在建工地,目前均安裝揚塵在線監控系統,實時監測“六個百分百”措施是否落實。
目前,東莞1000多個在建工地,均安裝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和自動噴淋設施,實施“智能化”管理。同時,建設工地出入口都裝有視頻監控設備,全天候監控工地物料運輸、出入車輛等情況。在市住建局視頻監控中心,18個視頻窗口可以自由切換。
市住建部門還牽頭開展揚塵污染專項行動,對重點在建項目采取“片區負責、網格化管理”方式,成立專項行動監督小組,確保監管責任落實落地;加大對揚塵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,要求在建工地安裝在線監控設備;強化棄土場揚塵監管與執法檢查,要求重點企業的煤、渣、沙石等堆場實施覆蓋或不間斷噴淋作業。同時,市大氣辦還強化城區露天焚燒、餐飲油煙、露天燒烤,對全市加油站、油庫油氣回收治理等進行了專項檢查,做足揚塵污染“減法”工作。
針對建筑工地揚塵問題,市住建局還制定“源頭把關、過程控制、末端治理”策略,對存在問題的企業依法處罰和誠信扣分。自2018年以來,市住建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23699人次,共檢查各類工地41233個次,視頻巡查6607個次工地,對揚塵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企業簽發整改停工通知書7391份,對11個揚塵防控工作差且情節較為嚴重的工地實施行政處罰,營造“不敢污、不能污、不想污”的氛圍。
勤幫扶,提升空氣質量做“加法”
12月12日,星期六,休息日。生態環境部門的執法人員依然堅守崗位。
當天晚上,道滘鎮生態環境分局執法人員對蔡白村一分租廠房開展突擊檢查,查處一家涉VOCs廢氣排放企業,及時堵住了企業偷排亂排的漏洞。
自東莞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以來,東莞生態環保鐵軍一路攻堅克難,“五加二”“白加黑”全天候開展巡查執法工作,對重點區域、重點鎮街、重點企業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,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“零容忍”,加班加點是常態。
當然,對環境違法行為“零容忍”,并不是“一刀切”,一棍子打死企業。東莞生態環境部門持續開展幫扶服務,將嚴格監管與技術服務有機結合起來,做好提升空氣質量“加法”工作。
特別是疫情期間,企業出現污染輕、風險低的違法行為,只要及時完成整改,可以從輕或不予處罰;企業因落實疫情防控任務,而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定,可酌情不予處罰或者從輕、減輕處罰。
同時,將全市291家重點企業納入監管執法正面清單,對在清單實施期間被“雙隨機”抽查到的企業,除信訪投訴外,一律采用非現場執法的方式,助力企業復工復產。
在整治VOCs企業過程中,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東莞理工學院、市環境科學學會等機構,攜手環境治理專家,組建專家幫扶團隊,深入企業治理大氣污染。其中,市生態環境局與東莞理工學院組建的專家幫扶團隊,就由博士帶隊,深入全市2268家揮發性有機物重點監管企業,逐一開展“點對點”幫扶,實施靶向式精準治理。
自從幫扶團隊進駐企業后,企業增強自身隱患排查治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,涉VOCs企業銷號式綜合整治進行順利。截至12月22日,東莞市完成了第一批611家重點企業銷號式整治,第二批1650家重點企業只有5家企業沒完成整治,VOCs排放削減量超過70%,臭氧濃度同比下降20%,空氣質量優良率提高至91.5%。
記者:周桂清
原載于《東莞時間網》2020年12月23日A06版
原文鏈接